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著力辦好群眾各項“急難愁盼”問題。省地礦局第四地質勘查院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砥礪初心使命的重要抓手,把“為民、親民、惠民”的重要理念貫穿到單位發(fā)展和工作的全方面,引導全院黨員干部以奮發(fā)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扎實有效的實際行動,把實事辦出了“高質量”。
一線調研“接地氣”,謀劃落實“上臺階”
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把握“最鮮活”的群眾需求,立足中心工作,發(fā)揮地質特色,聚全院之力,以奮進姿態(tài)咬住“韌勁兒”做實為民項目。
在鶴壁淇縣幫助當?shù)剞r(nóng)民高效開發(fā)利用優(yōu)質土地資源、發(fā)展特色農(nóng)業(yè),當前,地勘四院正在全力推進淇縣富硒土壤精準調查與研究項目,已測定富硒土地面積48179畝。評估的完成,將為淇縣富硒產(chǎn)業(yè)發(fā)展、種植結構優(yōu)化及農(nóng)業(yè)規(guī)劃提供地球化學科學依據(jù),提升當?shù)剞r(nóng)產(chǎn)品附加值、促進農(nóng)民穩(wěn)定增收。
立足暖心“小切口”,辦活民生“大文章”
如何讓職工群眾的真情在所辦“實事”中流淌?地勘四院著眼當下,從“小事”破題,發(fā)揮群團優(yōu)勢,精心開展惠民活動,做好幫扶工作,用一件件放心事、暖心事答好民生答卷。
84歲的退休老人崔玉榮的病床前擺滿了來自院黨委的慰問品,老人握住領導的手激動地說:“我雖然生病了,但一直惦記著四隊,領導能在第一時間來看我,說明組織沒有忘記我?。 ?o:p>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隨著15名小朋友的深情朗誦,在場的職工父母也深受觸動。這是地勘四院每年都會定期組織的關愛職工子女活動,一場場黨史知識搶答、紙杯蛋糕DIY親子烘焙、困難職工子女慰問、紅色“六一”活動將黨的溫暖和組織的關愛送到了職工及其子女身邊。
今年,成功考上大學的8名職工學子獲得了金秋助學金,30余名職工遺屬獲得補貼,33名老黨員、25人次困難職工獲得慰問金,近30萬元用于三門峽、靈寶老基地改造,職工宿舍和單位食堂煥然一新,分類出臺技術人員評聘辦法,讓適崗職工應聘盡聘......一件件辦好民生“關鍵小事”,一點點詮釋服務精神,地勘四院穩(wěn)扎穩(wěn)打、腳踏實地,不斷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向廣度拓展、向深度推進,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實實在在的提高。
紅色防疫“不打烊”,救災凸顯“真功夫”
7月,兩場硬仗相繼到來,汛情疊加疫情,如何在大戰(zhàn)大考中彰顯地質精神四院力量,提高為民服務本領,檢驗為民初心,院黨委吹響了沖鋒號,到一線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抗疫前線,黨旗飄揚。在鄭州高新區(qū)金梭社區(qū)、萬豐慧城社區(qū),三門峽、靈寶單位小區(qū),地勘四院的黨員志愿們穿梭在街頭巷尾,近百人次參與社區(qū)執(zhí)勤、維護秩序、核酸檢測、緊急摸排,流淌在河南地礦人血液里的“三光榮、四特別”精神,激勵著大家以昂揚的斗志,在筑牢防疫屏障中動真情辦實事。
防汛一線,迎風斗雨。全院上下以“汛”為令,全員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排查各種隱患1500余處,指導轉移群眾4000余人,在三門峽各地24小時應急值守,科學研判,密切支持配合地方政府和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做好地質災害隱患排查、防治,監(jiān)測預警和相關培訓演練,以技術為支撐,以責任赴使命,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中詮釋了地勘四院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一車車的應急藥品、口罩、食品等緊缺物資被送往淇縣大石巖村受災群眾手里,5臺大功率抽水泵及其配套物資無償捐獻鶴壁用于防汛救災,用行動凝聚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用愛心匯聚共渡難關的希望溫暖,地勘四院的黨員干部承擔重任,在為民服務第一線厚植鮮亮底色、鑄就奮斗力量。
眼光向下、腳步走實這是地勘四院黨委辦好實事的初心使然,更是全體四院人只爭朝夕、真抓實干的矢志付出。涵養(yǎng)“我為群眾辦實事”精神,推動河南地礦各項事業(yè)乘風破浪,愈發(fā)向前,這是使命擔當,更是時代的呼喚。